22年,努力成为中国农业科学家,了解农业,创造价值!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技术应用 > 技术咨询 > 水稻篇

水稻白穗病成因症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
时间: 2020-08-25 15:04:15     来源: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

      水稻白穗就是水稻在抽穗过程中或者抽穗后一段时间内,因受到病虫害(稻穗颈瘟、螟虫等)及机械损伤的原因,导致稻穗发育终止,茎秆组织中无法继续输送水分和养分到穗部,稻穗因失水产生的谷壳颜色发白的现象。
     小编今天带来的本文将详细分析水稻白穗的形成各种成因、症状、解决办法。


一、虫害造成的白穗


        水稻螟虫和稻飞虱造成的白穗均是整穗变白;稻螟为害后穗茎变枯,容易拔起;稻秆潜蝇只是为害部分小穗为白穗,水稻孕穗期受害后出现扭曲的短小白穗,穗子残缺不全或出现花白穗。


        水稻螟虫为害的白穗:水稻螟虫主要有二化螟、三化螟、大螟等。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扬花期,由于茎部或节间被稻螟钻蛀茎秆或咬断节间,抽穗前造成枯心株,抽穗后造成白穗。


        二化螟 :孕穗期为害造成枯孕穗,抽穗期为害则造成白穗,乳熟期至成熟期为害则造成虫伤株。 


        三化螟 :多从剑叶苞缝隙或咬孔蛀入,先在穗苞里取食,再逐渐向下蛀食,在咬穿稻节的同时而咬断穗茎,造成白穗。从一个卵块孵化出来的蚁螟约能造成30—50根白穗而形成白穗团,因此常在田间呈明显的团状分布。 


        大螟: 先群集在叶鞘内为害,以后转株分散蛀入茎内为害引起白穗。   


        防治措施:二化螟、三化螟的用药基本一样。可用5%阿维菌素乳油(金五冠)+4%甲维.氟铃脲微乳剂(联弩)进行防治。


 

      稻飞虱:主要分褐飞虱、白背飞虱及灰飞虱。在孕穗期、抽穗期为害水稻,稻茎下部变黑发臭,常引起烂秆倒伏;在乳熟末期为害,先是叶色灰绿,植株倾斜,虫口特别多时则部分集中在柔嫩的穗颈基部附近取食,以后整株灰枯而死,常造成枯孕穗、半枯穗和白穗。白穗无虫孔,无虫粪。在田间分布常有明显的中心为害团

  



防治措施:

(1)防治时期:即每10丛虫量50头(水稻生长前中期)-80头(水稻生长中后期)开始用药防治;


(2)防治药剂:防治稻飞虱,可以选用30%吡蚜酮·噻虫胺悬浮剂(千机变)50%吡蚜酮可湿性粉剂(青虹)。




二、病害的白穗 


穗颈瘟:发生于主穗梗至第一枝梗分枝的穗颈部,初期形成褐色小点,后使穗颈部变褐,幼嫩的穗颈和穗轴受到病菌侵染后,输导组织受害,养分和水分不能上输,造成部分或全部白穗。



防治措施:

(1)防治时期: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,特别是在孕穗期(破口前5-7天)和齐穗期;


(2)化学药剂:常用药剂有:30%咪鲜胺.嘧菌酯微乳剂(深蓝)和28%春雷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(优绣)




   纹枯病:水稻的纹枯病发生后,稻基部发病,如果遇到阴雨天,很快向上扩展,使水稻叶、穗、粒全部发病,如蔓延到穗部,最后导致水稻结实不饱满,严重的引发白穗。


防治措施:

(1)防治时期:关键时期为水稻分蘖末期封行后和穗期病丛率达到20%时;


(2)化学药剂防治纹枯病,可选用30%己唑醇悬浮剂(穗爽)和35%噻呋酰胺悬浮剂(绝美)。




注意:在水稻生殖生长期喷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规定,安全用药,以免产生药害。


三、气候原因造成的白穗 

 

低温:在拔节孕穗期,连续出现5—6天低温天气,最低温度在15℃ 以下时,易形成白穗。特别是抽穗扬花期,遇到阶段低温,产生障碍性冷害。若日平均最低气温低于18℃,日均最高气温低于21℃ 时,开花减少,授粉受阻,形成大量白穗。


高温:水稻在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期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5-30℃,而抽穗前后10天对温度特别敏感,当日平均温度达到30℃以上时就会产生不利影响。


孕穗期如遇35℃以上持续高温,会造成花器发育不全,花粉发育不良,活力下降;抽穗扬花期如遇35℃以上高温,就会影响花粉管伸长,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秕粒即“花而不实”,在恒温38℃下抽穗的水稻全部不结实,高温还能直接杀死花粉;实践表明,在水稻开花期,35℃以上高温持续1小时,就会引起颖花的严重不育,其中正在开放的花朵受害最大。


干旱:当抽穗开花期严重干旱缺水,相对湿度低于50%以下时,也可能导致白穗的形成。


防治措施:做好相应管水措施


应对低温:在寒露风来临前,要灌深水进行保温。第二天的上午把水排干,傍晚再灌温度较高的河水,这样才能达到保温的效果。


应对高温:孕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,稻田应保持2~3寸水层,确保穗大粒多,应对高温热害。


灌浆至乳熟期间,采取干干湿湿,以湿为主的方法,就是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落干过一天再灌水;黄熟期间灌浅水后落干,三天后再灌一次水,黄熟末期以灌“跑马水”为主,即灌即排。


四、砷中毒造成白穗


造成水稻砷中毒的原因一般分以下两种:


第一种:多年种植旱地经济作物可以导致砷的累积,而后重新种植水稻可以引起砷中毒成白穗。


第二种:使用药剂不当而出现的药害,穗子上出现颖壳发白的空粒,造成白穗。


防治措施:选用抗性品种或改变耕作制度;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安全用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