棉花蚜虫防治
时间: 2015-02-04 11:23:51 来源: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
蚜虫有苗蚜和伏蚜之分,是棉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分化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两个生态型。其主要集中在棉叶背面或嫩头吸食汁液。黄河流域棉区伏蚜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,可造成棉花上部嫩叶卷缩,中部叶片出现油叶,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。因伏蚜发生时棉花大多已封垄,叶多枝密,所以,不少农民反映伏蚜较苗蚜难防难治。
防治技术:
棉苗破膜后先用功夫菊酯、啶虫脒、吡虫啉等防治2-3遍,苗蚜后期及伏蚜防治可用吡蚜酮、噻虫嗪、丁硫克百威、阿维菌素等复配使用,降低蚜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,一旦蚜虫对某一种化学药剂产生抗药性,即使再增加用药次数,增大药剂浓度,也不会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。
将发生部位喷匀打透,尤其是防治伏蚜时,植株高大,喷药时一定要仔细认真,着重喷洒棉花中下部叶片背面,严防漏打、漏喷,切实保证每次喷药质量。因为蚜虫繁殖速度快,如果一次喷不透会造成残虫数量多,给下次防治增加难度。一般每亩用药液量在50~60公斤。
提倡选用部分新药。对常规使用啶虫脒、吡虫啉等传统药剂防治效果不明显的地块,可以选用50%吡蚜酮可湿粉剂、20%丁硫克百威乳油或25%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等新型药剂来防治。
用药时间要适宜。高温期间要避开中午时间,尽量在早、晚用药,以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较好,可避免高温造成药液快速蒸发散失,降低药效。